摘要:閉上眼睛想象:下過雨后,打開窗戶,深呼吸一口氣,此刻,身心得到完全放松。但是你是否會想:人們置身負離子環境中是不是會因為濃度過高而產生副作用?
自然狀態下,空氣分子的極性呈中性,即:不帶電荷。但在宇宙射線、紫外線、微量元素輻射、雷擊閃電等作用下,空氣分子會失去部分圍繞原子核旋轉的最外層電子,使空氣發生電離,逃逸原子核束縛的電子稱為:自由電子,帶負電荷。當自由電子與其它中性氣體分子結合后,就形成帶負電荷的空氣負離子。
負離子有“空氣維生素”之稱。無數臨床研究發現,負離子可以改善神經衰弱、失眠,通暢心腦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人體免疫力,對改善失眠、哮喘,緩解高血壓、糖尿病等頑疾具有顯著療效。
關于空氣負離子對人體益處的研究至今為止已經有100多年,國內外的大量專家做了大量的科學實驗,各個濃度范圍的都有,而且這里面包含大量的“臨床實驗“”臨床雙盲實驗”雖然研究的方向是對人體的有益性,但至今沒有發現高濃度的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對人體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詳情請參照“空氣負離子臨床試驗報告及研究文獻集”)。
那么,人體適宜的負離子含量是多少呢?我們認為單純討論負離子的濃度沒有意義,大部分負離子發生器只有儀器附近才有較高的負離子濃度,一米以外濃度就非常低了或者根本測不到,即便是新近最尖端的技術-----生態級負離子生成技術(2012年由森肽基生態級負離子研發團隊研發)通過采用離子變換器(負離子轉換器升級技術),使設備產生小粒徑負離子(也即輕離子),也只是把一個30平米左右的房間負離子濃度調節至3-4萬個/平米(負離子在空氣中存在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幾秒到幾十秒,即便是“負離子之鄉”——世界著名長壽村廣西巴馬的含量/濃度也只有3~4萬),所以某知名教授所述的房間內負離子濃度達到上百萬個的情況根本不存在。到目前為止的研究既沒有發現高濃度的負離子對人體有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的報告,也沒有“人體適宜的負氧離子濃度是多少”的定論;诖宋覀冋J為在室內營造出等同于最宜居最利于長壽的自然環境的濃度最為科學合理。
但是濃度過億的產品不可信。從空氣負離子生成的物理、化學原理上看,無論使用電暈放電式還是電子噴射式的負離子發生技術都無法在正常的人居環境里產生超過1億個每立方厘米的濃度。因為負離子在空氣存在是結合水分子而存在的,(分子式為[O2-(H2O)n]、[H302- (H2O)n]、 [OH-(H2O)n]、三種,)基于正常的濕度根本不可能產生過高的濃度。另外氣象研究機構研究表明,基于空氣本身的自愈特性,當負離子在9千萬個左右的時候,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技術方法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都無法升高。
負離子是否有副作用?http://www.chuliangdi.cn/neirong.asp?id=1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