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上海市消保委日前發布文章,對市面15款有負離子功能的機器進行了實測,得出負離子除顆粒物效果差的結論,對此很多個人和網站對此大肆轉載,為濾網式空氣凈化器“正名”,否定負離子空氣凈化器。那么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測試中的負離子產品,生成的負離子是否是小粒徑?
市面負離子產品較多,但并非所有負離子產品釋放的負離子都能達到宣傳效果,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據中國負離子暨臭氧協會專家陶名章介紹,在大中小負離子中,只有小粒徑負離子除塵效果最好,大中粒徑負離子幾乎無作用。但上海消保委選取的幾款負離子發生器生成的負離子是哪種粒徑,文章中沒有指出,說明文章存在以偏概全嫌疑。
選樣過偏,不具代表性
在比較負離子產品與濾網式空氣凈化器方面,應該采取同等價值規格的產品比對,如果拿市面幾百塊的偽負離子產品和動輒幾千元的濾網式空氣凈化器比較,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而且我們在文章中發現,選取的市面15款負離子產品均不是市場占有率前幾位的產品,在樣品選擇上過于偏激,不能代表負離子實際效果。
生成的負離子是否滿足除塵要求,技術很關鍵
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負離子具有清潔空氣的作用,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使其凝聚沉降,有效去除2.5微米及以下微塵,更能降解室內甲醛、微生物、過敏原等,營造清潔空氣環境。但一款真正能除塵的負離子產品,應該滿足產生的負離子是小粒徑、高活性、遷移距離遠,傳統的電暈放電技術卻只能生成大粒徑負離子,效果只有小粒徑的1/300。新華社、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曾有過這樣的報道, “開啟了人工生成負離子技術的生態化時代”,而生態化時代的開啟也正意味著,生態負離子已成功的實現了人工釋放。如果選取的產品技術過時,那除塵效果當然差強人意。
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和濾網式空氣凈化器,誰更能被大眾接受
在今年三月份國家頒布的《空氣凈化器新國標》出臺,明確空氣凈化器四項核心標準,即高CADR值(潔凈空氣量)+高CCM值(累計凈化量)+高能效值+低噪音值是一臺真正有效的空氣凈化器應滿足的。事實證明,濾網式空氣凈化器因為濾網孔徑受限,需借助風機,噪音功耗都很大,且需要定期更換濾網,后期維護費用高于產品本身價值,而且對于PM2.5幾乎沒有凈化效果;相反,采用了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的負離子空氣凈化器(人工生成負離子技術的生態化時代,正是由這兩項專利技術實現),卻因為采用了國際領先技術,軍工納米級超導材料,不僅釋放的負離子粒徑小、活性高,對室內空氣凈化效果達99.8%,還無需更換耗材、無噪音、功率低,更能被大眾所接受。GX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