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制定潔凈空氣的標準為——負離子濃度需要達到1000——1500個/立方厘米;
臺灣科技大學葉正濤教授的統計數據表明,要想達到對人體有益的效果,必須滿足——負離子濃度達到1萬——2萬個立方厘米;
市面上的負離子產品,無論是負氧離子發生器、負離子健康儀、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均對所能夠釋放出的負離子濃度做重點宣傳,那么負氧離子越多越好么?
首先可以肯定高濃度的負氧離子對潔凈空氣更有效。
負氧離子越多越好么?中國空氣負離子研究學會收集整理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一書中就提到:空氣污染物主要以直徑小于2.5微米的可入肺微小顆粒物為主,且這些污染物是難以通過肉眼可以看到的。書中還多處表明空氣負離子的濃度達到2萬個/立方厘米以上時,空氣中的PM2.5等飄塵量能夠減少98%以上。
其次可以確定,高濃度的負氧離子對人體沒有副作用。
負氧離子越多越好么?是的?諝庳撾x子的研究進行了百余年,這期間國內外的大量專家做了大量的科學實驗,(包含大量的“臨床實驗“”臨床雙盲實驗”),但至今未發現高濃度負離子對人體有副作用亦或是不良反應(詳情請參照“空氣負離子臨床試驗報告及研究文獻集”)。
負氧離子越多越好么?發揮療養保健效果還需滿足另一條件。
中國空氣負離子研究學會陶名章教授表示:生態級小粒徑負離子由于具備粒徑小、活性高、自然擴散距離遠的特點,具有高效、主動的空氣凈化效果。并且眾多醫學研究表明:小粒徑負離子能夠輕易透過人體血腦屏障,進入人體從而發揮出廣譜高效的醫療健康作用。
所以濃度僅僅是一方面,還需要確保生成的是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才可。但讓人擔憂的是,市面上存在著通過單極放電技術、雙極電暈放電技術等產生負氧離子的過程,它有可能產生諸如臭氧等在內的衍生物質,對人體的健康并無任何益處。目前唯一被負離子權威機構(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權威媒體(新華社、光明日報等)所證實的生態級小粒徑負離子生成技術為: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這兩項技術同時也已成為我國國家專利技術,由這兩項技術研發的森肽基負離子機等生態負離子產品也被用于臨床及家庭理療中。
負氧離子越多越好么?綜上看來已經有了答案。不過消費者應該注意的是,一些商家打出“釋放負離子濃度高達上億”的旗號并不可信,由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限制,負離子濃度不會達到上億個,而且在遠距機器的空間中是否能形成高濃度負離子環境才是判別負離子機器性能好壞的標準。
而采用以上專利技術的產品,可以在釋放端檢測到4000萬——6000萬濃度的負離子,距離負離子發生口3-4米處檢測到4-5萬個負離子。同時4-5萬個負離子的濃度正好和世界上幾個長壽村的負離子濃度一致,所以對人體有養生保健的作用。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