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負離子粒徑小、活性高、自然遷移距離遠,潔凈空氣與醫療保健的效果要遠遠優于其他粒徑的、活性較低的空氣負離子。因此人工生成負氧離子設備,同樣需要向自然界負離子“看齊”。
現有人工生成負氧離子技術遇到了“瓶頸”:
目前市面上人工生成負氧離子的技術主要有雙極電暈放電技術和普通單極放電技術。
雙極電暈放電技術是指分別在兩個電極上加載正高壓和負高壓,此時兩電極之間會形成并不均勻的電場,在電暈放電的過程下,使流過的空氣電離并產生空氣離子。這一方法的不足之處是所產生的負離子濃度一般不高,且以大粒徑的重離子和中離子為主,遷移性能較差并伴隨有正離子和臭氧產生。
而普通單極放電技術一般采用單極負高壓作為電子釋放源,電子釋放電極采用針狀金屬尖端或者普通碳纖維尖端,通過釋放電極向空間源源不斷的釋放電子,電子與空氣中的氧氣分子相結合生成負氧離子。這一種方法產生的空氣負離子濃度一般較高,但容易產生一定臭氧、氮氧化合物等衍生污染物,尤其是氮氧化物是對人體有害的致癌物質。
根據我國負離子專業機構——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的認證,我國目前掌握的技術中,僅有采用了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以及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的負氧離子設備,才真正能夠生成等同于自然界的空氣負離子。與此同時,我國權威媒體的代表——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均對以上兩技術做出報道,
并盛贊其“開創了人工生成負離子的生態化時代”。以應用以上兩技術研發的森肽基負離子生成機為例,經過實測產品能夠生成4000萬——6000萬個/cm3的負氧離子,即便在3、4米遠,負離子濃度也高達12萬個/cm3,遠遠超過有著“負離子之鄉”、“長壽之鄉”的廣西巴馬(平均濃度2萬個/cm3)。
(圖中數值*103為所檢測到的負離子濃度值)
由于自然界高濃度的負氧離子被科學界機醫學界譽為“空氣維生素”,能夠起到預防疾病、提升自身免疫力的作用,因此人工生成等同自然界負離子設備理應同樣具備上述效果。經過香港瑪麗醫院、上海第六人民醫院等臨床驗證,森肽基等采用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的產品真正具有輔助改善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失眠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效果。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