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和長三角地區多數城市空氣質量進入污染狀況,而且污染情況還在持續加重。北京市1日下午14點,空氣已經是重度污染了。
由于工業結構偏重、排放量大,加上機動車保有量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霧霾的“重災區”,但這次為何在汾渭平原和長三角也出現了大氣重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分析說,這次大范圍的重污染“帶頭大哥”是沙塵,根本原因是當前污染物排放總量還遠超環境容量。
今年11月以來,京津冀已有四次重污染天氣
甘肅張掖沙塵情景
近日來,西北地區的沙塵席卷而來。
11月26日,甘肅張掖市空氣中的PM10峰值超過4000微克/立方米。11月27日,這股攜帶沙塵的冷空氣掠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北京、天津、河北的大氣污染在28日出現明顯緩解,但是河南北部、山東西北部的污染尚未被有效清除。到30日早8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10小時濃度的最高值為494微克/立方米,北京PM10小時濃度最高值為202微克/立方米。今年秋冬重污染為何如此頻繁?
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冬季,我國西北地區如果沒有下雪,一旦有大風,就容易形成沙塵或浮塵天氣,并隨風南下。“盡管我國冬季的沙塵天氣不如春季頻繁,但也不罕見,沙塵疊加工業、供暖排放的污染,霧霾情況愈發嚴重!
79個城市發布預警 并啟動應急措施
為應對本次重污染天氣,截至11月30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陜西等省共有5個城市發布了紅色預警、73個城市發布了橙色預警、1個城市發布了黃色預警,并啟動相應應急管控措施。
劉友賓強調,重污染天氣等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根本原因在于當前污染物排放總量還遠超環境容量。
華東地區大氣污染 可能會影響華北地區
邊界層高度和污染物濃度的關系
柴發合說,通過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目前,已經厘清了京津冀以及周邊地區重污染的來源和成因。即區域各種污染物高強度排放是內因,太行山和燕山山脈構成復雜的“下墊面”和不利氣象條件是外因!把芯窟發現,相鄰區域在特定氣象條件會以各種方式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環境空氣質量。”柴發合說,比如在特定氣象條件,華東地區的大氣污染會影響華北地區,這還需要繼續深入研究。
重污染來了,公眾如何做好健康防護?
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建議:
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盡量減少開窗通風時間。
一般人群減少或避免戶外活動;室外工作、執勤、作業、活動等人員可以采取佩戴口罩、縮短戶外工作時間等必要的防護措施。
已安裝空氣凈化裝置的幼兒園、中小學和企事業單位等,及時開啟空氣凈化裝置。
生態負離子空氣凈化器,能夠有效過濾掉空氣中的PM2.5顆粒物,提高室內空氣質量,中國疾控中心驗證,生態級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對于PM2.5的每小時去除率可以達到99.8%。
不到2瓦的極低功率,365天*24小時使用狀態下,全年電費不足20元,完全符合國家“綠色、節能、低耗”的發展要求,更是讓我們的家一年四季都“生意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