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摘選自《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作者介紹:林金明,現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福州大學畢業,1992年在日本昭和大學藥學部從事訪問研究。1994年獲得日本政府獎學金94年東京都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7年3月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1992年獲得中國化學會優秀青年化學獎,2000年獲得日本分析化學會流動注射分析進步獎,2001年獲日本分析化學會關東支部新世紀獎。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1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2年3月底回國工作。詳情:http://chem.tsinghua.edu.cn/info/szdw_info.php?sessid=&infoid=147)
空氣負氧離子是一種帶負電荷的空氣微粒,它像食物中的維生素一樣,對人的生命活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所以有人稱其為“空氣維生素”,有的甚至認為空氣負氧離子與長壽有關,稱它為“長壽素”。在自然界中,大氣離子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人們卻可以感受到負氧離子的存在。自然界中空氣正、負氧離子是在紫外線、宇宙射線、放射性物質、雷電、風暴、瀑布、海浪沖擊下產生,既不斷產生,又不斷消失,保持某一動態平衡狀態。同時,因地面對于大氣電離層形成的靜電場,地面為負極,結果空氣負氧離子受地面排斥,空氣正離子則受地面吸引,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地表面正離子多于負離子,正、負離子濃度比值常大于1,濃度各為400~700個/cm3左右。山林、樹冠,葉端的尖端放電,及雷電,瀑布,海浪的沖擊下,形成較高濃度的小空氣負離子,使空氣清新,使人心曠神怡。而人煙稠密的大都市、工業污染地區、密閉的空調間,所產生的污染物及污染物的液體、固體和各種生物體與空氣形成的氣溶膠,使大量的小空氣離子結合成大離子而沉降、失去活性,使小的空氣負離子濃度降低,并出現正、負離子很不平衡狀態,而令人感到不適,甚至頭昏、頭痛、惡心、嘔吐、情緒不安,呼吸困難、工作效率下降,以致引起一些癥狀不明的病變。表1-1列出空氣正負離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表1-l空氣正負離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生理指標 |
負離子的作用 |
正離子的作用 |
|
生理指標 |
負離子的作用 |
正離子的作用 |
一般反應 |
鎮靜、催眠、鎮痛、鎮咳、止癢、增進食欲等 |
刺激、失眠、頭重、頭疼、寒熱、煩燥等 |
血小板 |
減少 |
增加 |
血壓 |
降低 |
升高 |
尿量 |
增多 |
減少 |
脈搏 |
減慢 |
加速 |
疲勞后恢復 |
快 |
慢 |
呼吸 |
減慢 |
加速 |
支氣管纖毛 |
增強 |
減弱 |
血PH值 |
增高 |
降低 |
運動 |
|
|
血糖 |
減少 |
增加 |
|
|
|
同樣,負離子濃度的高低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人們時刻需要負離子,尤其在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據環境學家研究,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在20個以下時,人就會感到倦怠、頭昏腦脹;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在1000~10000個之間時,人就會感到心平氣和、平靜安定;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在10000個以上時,人就會感到神清氣爽、舒適愜意;而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高達10萬個以上時,就能起到鎮靜、止喘、消除疲勞、調節神經等防病治病效果。
負氧離子濃度與健康的關系
大氣負離子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的濃度分布圖表:單位:個/每立方厘米
環境 場所 |
森林 瀑布 |
高山 海邊 |
鄉村 田野 |
公園 |
曠野 郊區 |
城市 公園 |
街道綠化地帶 |
樓宇辦公室 |
城市 房間 |
工業開發區 |
負離子濃度 |
10000- 20000 |
5000- 10000 |
1000- 5000 |
400- 1000 |
100- 1000 |
400-600 |
200-400 |
100 |
40-50 |
0 |
與人類健康關系度 |
人體具有自然痊愈力 |
殺菌、減少疾病傳染 |
增強人體免疫力、抗菌力 |
增強人體免疫力、抗菌力 |
增強人體免疫力、抗菌力 |
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
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
誘發生理障礙、頭痛、失眠等 |
誘發生理障礙、頭痛、失眠等 |
易發各種疾病 |
注:(表中的數據由臺灣科技大學葉正濤先生收集整理)
據專家觀察研究認為,負氧離子主要有以下作用: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空氣負氧離子可降低血中5-羥色胺音量,增強神經抑制過程,可使大腦皮層功能及腦力活動加強,精神振奮,工作效益提高,能使睡眠質量得到改善,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負氧離子還可使腦組織的氧化過程力度加強,使腦組織獲得更多的氧。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據學者觀察,負氧離子有明顯擴張血管的作用,可解除動脈血管痙攣,降低血壓,增強心肌功能,并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負氧離子對于改善心臟功能和改善心肌營養也大有好處,有利于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人的病情恢復。
(3)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研究證實,負氧離子有使血液變慢、延長凝血時間的作用,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輸送、吸收和利用。
(4)負氧離子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最明顯 這是因為負氧離子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有人曾經試驗,在玻璃面罩中吸入空氣負氧離子30min,可使肺部吸收氧氣量增加 20%,而排出二氧化碳量可增加14. 5%,故負氧離子有改善和增加肺功能的作用,對呼吸道、支氣管疾病等具有顯著的輔助治療作用,使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更為有效,且無任何副作用。
(5)負氧離子能滅菌、除塵,對空氣的消毒和凈化有一定作用 負氧離子具有較高的活性,有很強的氧化還原作用,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或細胞原生質活性酶的活性,從而達到抗菌殺菌的目的?茖W研究發現,負氧離子能與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相結合,并聚成球落到地面.從而起到殺菌和消除異味(香煙煙霧、裝修材料中釋放的有害氣體所產生的異味等)的作用。當室內空氣中負氧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飄塵直徑越小,越易受負氧離子作用而被沉淀,所以在含有高濃度負氧離子的空氣中,直徑1um以下的微塵、細菌、病毒等幾乎為零。因此可以說,負氧離子的多少是衡量空氣是否清新的重要標準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當空氣中負氧離子的濃度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1500個時,這樣的空氣被視為清新空氣。
(6)負氧離子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機體的解毒能力,使激素的不平衡正常化,并能夠消除人體內因組胺過多引起的不良反應,避免過敏性反應及“花粉癥”的發生。
(7)室內人員的呼吸,走動揚起的灰塵及化纖衣服的吸附作用均可使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濃度降低 各種金屬管道也可吸附大量的空氣負氧離子。造成室內空氣負氧離子減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空調系統的使用,在通過空調機的風道時由于與管壁的碰撞,可使空氣負氧離子被吸附或復合而損失掉。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室內空氣質量惡化,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逗留一段時間會感到煩悶、頭痛、乏力、眩暈、易患感冒、注意力分散、容易疲勞等不良反應。要防止室內負氧離子的減少?梢约訌娛覂鹊耐L換氣,但效果不明顯;也可以采用負氧離子發生器,則可在短時間內增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維護室內人群的健康。
為什么負氧離子有保健功能呢?含有負氧離子的空氣被人體呼吸后,進入人體循環,可調節人體植物性神經、改善心肺功能、加強呼吸深度、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有利人體健康。長期使用,可明顯改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多項機能,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記憶力增強、反應速度提高、耐疲勞度提高、穩定神經系統、改善睡眠;又因其帶負電荷,呈弱堿性,可中和肌酸,消除疲勞;還可中和人工環境中過多的正離子,使室內空氣恢復自然狀態,防治空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