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負離子對人體有良好保健功效已經得到醫學專家證實,但人們不可能經常去原始森林、天然瀑布、黃金海岸等負離子豐富的環境,因此人工負氧離子生成技術變得十分熱門。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負離子生成技術已經成熟,能夠生成如同大自然中的小粒徑負離子,使用負離子生成機,就像把原始森林“搬”回了家。
清華大學博導、中科院專家林金明教授在《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指出,小粒徑離子有較高的活性,也只有小離子(小離子團)能輕易進入生物體,而大粒徑離子則由于活性低,難以進入生物體。大自然中存在的負氧離子都是雷電、風暴、浪潮等現象生成的,它使得空氣變得清新,可快速直接被人體吸收,是小粒徑負氧離子,可對人體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產生正面積極的保健作用。
人工生成負氧離子技術出現并發展多年,但傳統技術生成的大粒徑負離子普遍存在遷移距離近(即大粒徑離子),有臭氧、超氧化物、氮化物等附加衍生物生成的問題。實驗發現,傳統生成設備僅僅能夠在負離子發射口30厘米內形成高濃度環境,一米左右就幾乎沒有了。
生態負離子芯片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的出現解決了遷移距離和衍生物的問題,采用這種技術的負離子生成機生成的負離子具有遷移距離遠、高活性、小粒徑的特點,并經實驗證明,在機器3~4米的距離處,負離子濃度仍可達到4萬~5萬個每立方厘米以上,高于廣西巴馬“長壽村”負離子平均濃度。
根據新華社、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的報道,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專利號:201220433901.6)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的出現解決了遷移距離和衍生物的問題,采用這種技術的負離子生成機生成的負離子具有遷移距離遠、高活性、小粒徑的特點,并經實驗證明,在機器4~5米的距離處,負離子濃度仍可達到1~2萬個每立方厘米,高于廣西巴馬“長壽村”負離子平均濃度。
采用了以上專利技術的VIIYI薇伊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可以生成高濃度大劑量的小粒徑負離子,在室內營造負離子浴的療養環境,真正實現了“把森林搬回家”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