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美國規定把PM2.5作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而我們國家在2012年才將PM2.5平均濃度限制增加設定到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此前一直采用PM10作為空氣質量標準。從PM10到PM2.5的改變,代表著我國空氣污染的加劇,也體現了人們對空氣質量關注度日益提高。專家提醒,并非所有空氣凈化器都可以去除PM2.5,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可以對PM2.5等顆粒物污染實現超微凈化。
PM10是直徑小于或者等于10微米的顆粒物,能被鼻毛擋在鼻腔之外;PM2.5指直徑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會通過肺泡進入血液循環,直達全身各處造成身體器官損傷。
傳統的濾網式空氣凈化器是靠風機抽風+濾網過濾來吸附空氣中的微塵或顆粒污染的,因此它們有著致命的弱點。業內濾網廠商都承認,即便是最高級別HEPA濾網也只能對粒徑≥0.3微米的顆粒物有效,但是空氣中很多的顆粒物污染都是<0.001微米的,經證實,越小的顆粒物對人體危害越大。
負離子凈化是當今空氣凈化的最新技術,在上世紀的30年代,美國CRA公司的漢姆遜發明了世界上首臺醫用負離子發生器之后,空氣負離子的研究就在歐、美、日等許多國家普及。據美國環保署(EPA)實驗研究室及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表明,負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細小的微塵,使其凝聚沉降,有效去除空氣小于2.5微米(pm2.5)的微塵,甚至0.001微米的微粒,從而減少甚至去除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在負離子領域的權威書籍《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提到了,當室內空氣中負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的時候,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至98%以上,對可入肺的顆粒物pm2.5效果極佳。所以在含有高濃度小粒徑負離子的空氣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徑0.001微米以下的微塵、細菌和病毒等幾乎為零。
目前市面上負離子生成技術水平高低不一,根據新華社、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報道,最好的負離子技術是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專利號:201220433901.6)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這兩項專利技術可通過模擬大自然的原理生成高活性小粒徑負離子。這種小粒徑負離子無需借助風機外吹,能夠輕易達到室內各個角落,對室內各類污染物進行全面的高效凈化。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污染物收集系統的VIIYI薇伊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它的污染物收集器能將與負離子結合后的顆粒物收集吸附,再加上自身負離子系統對空氣中污染物的全效凈化,雙重凈化使得凈化效果和效率大幅度提升,而且后期只需將污染物收集器取下用清水沖洗后即可繼續循環使用,沒有任何的耗材。
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可以對顆粒物污染實現超微凈化,徹底凈化空氣中的污染,讓家人時時刻刻呼吸來自森林般的新鮮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