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冬季節,空氣污染問題愈發嚴重。10月16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期間(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專家提醒,室外空氣污染大力整頓的情況下,室內空氣污染同樣不可小覷,利用負離子來改善室內空氣環境,是很好的選擇。
作為空氣凈化行業的傳統技術類型,濾網式空氣凈化器憑借其扎實的市場根基,在霧霾天氣的推動下迅速火爆了起來,風光程度一時無兩。不過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濾網式空氣凈化器的諸多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像后期濾網更換成本過高、噪音太大影響休息、易產生二次污染、耗電多不節能、過濾不了PM2.5這類超微顆粒物等等,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詬病。
美國環保署(EPA)實驗室研究證實,清除空氣中顆粒污染物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濾網攔截、負離子凝聚沉降和布朗運動。其中濾網攔截對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而負離子凝聚沉降和布朗運動對越小的粒子效果越高。并且,負氧離子在空氣中呈“之”字型做布朗運動,兼具兩種高效除塵效應,因而凈化效果相比濾網攔截式更加顯著。
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生態級負離子(小粒徑負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顆粒物,使其凝聚沉降,有效除去空氣小于2.5微米(PM2.5)的微塵,甚至0.001微米的微粒,從而減少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美國(EPA)環保署研究證實,越小的顆粒對人體危害越大,而負氧離子凝聚沉降對越小的粒子,效果越好。負離子可以將甲醛等有毒氣體分解成對人體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能夠通過顛倒生物極性達到殺滅細菌病毒的效果。
采用了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專利號:201220433901.6)、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的VIIYI薇伊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可以釋放出大劑量的小粒徑負氧離子。經檢測,生態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發射口有6000萬個/cm3小粒徑負氧離子,4-5米處也依然可檢測出1-2萬個,從而在室內打造出一個“森林氧吧”般的負離子浴環境,有效凈化室內空氣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