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報道某地長壽村時說,當地空氣中富含負氧離子,平時也經常能見到旅游景點、空氣凈化器、療養保健設備等以負氧離子為宣傳點。那么,什么是負氧離子?
什么是負氧離子?
①從視覺、嗅覺來講,負氧離子無色無味,無法為肉眼所見。
②從最直觀的感受來講,走在森林海濱等自然界中,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振奮,呼吸順暢的同時,身體原本的疲憊、疼痛等不適感得到緩解,原因在于,蘊含于森林等自然界中的高濃度的負氧離子的作用。
③從其本源來講,如下圖所示,圖中的原子內部有8個正電(e﹢),外部有8個負電(e﹣),內外數量平衡,此時的原子是不帶電的。當該原子獲得多余的電子之后(由于紫外線照射、雨水沖刷、浪花撞擊等,原子外部的負電荷“沖刷”掉了,被沖刷掉的負電荷與空氣中其他的不帶電的原子結合,就使其帶上了負電),外部的負電為9個(e﹣),內部的正電(e﹢)8個,內外不再平衡,于是就可以說此時的原子帶上了負電。
由于空氣中的氮氣為惰性氣體,其它氣體占比不到1%,所以大部分的負電荷都與氧氣相結合了。因而,我們常常將空氣中的負離子統稱為“負氧離子”,即,氧氣分子結合自由電子而形成的。

以上是對負氧離子的大致了解。想要進一步了解“什么是負氧離子”,就需要全面認識負氧離子的“家族成員”。
負氧離子的“家庭成員”
清華大學現任博導、中科院專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如下定義:負氧離子大小不一,按微粒直徑大小的不同可分為3類:
小粒徑負氧離子(0.001-0.003um),運動速度較快,遷移率大于0.4cm2/(V*s),
中粒徑負離子(0.003-0.03um),運動速度介于大、小粒徑負離子之間。
大粒徑負離子(0.03-0.1um)。運動速度較慢,遷移率小于0.04cm2/(V*s)。
將以上公式簡單拆解, cm是距離,v是速度,s是時間,即在不依靠風機等外力作用下, 能夠短時間內移動至遠距離的為小粒徑負氧離子,反之,則為大、中粒徑的負氧離子。
自然界負氧離子=小粒徑負氧離子
人工生成負氧離子=大粒徑負離子/中粒徑負離子/小粒徑負氧離子
我國負離子權威機構——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知名負離子醫學臨床研究專家:西安醫科大學李安伯教授(長期從事負離子臨床研究)、第三軍醫大學陳庭仁教授(長期從事負離子臨床研究)及日本離子醫學會學者等均證實,小粒徑負離子活性高最高、遷移距離最遠,在空氣凈化以及醫療保健方面的效果要優于其它兩種。
現有人工生成負離子技術:
雙極電暈放電技術
單極電子噴射技術
森肽基獨特技術
前兩者分別為雙極電暈放電技術和單極電子噴射技術,均無法避免衍生物出現,而后者是將壓電陶瓷負離子發生器及離子變換器(負離子轉換器的升級版)高度集成,實現了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態級負離子的生成,是目前全球最為領先的生態負離子人工生成技術。它所釋放出的生態級負離子具有粒徑小、活性高、擴散距離遠、不產生臭氧等有害衍生物的特點,而且所生成的負離子在距離負離子發射口3—4米的地方仍能檢測到4—5萬個負離子,從而在空間內形成負離子浴環境。
什么是負氧離子?怎么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態級小粒徑負離子?想必你已經找到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