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徑負離子也叫輕離子或小離子 ,是一種等同于大自然的空氣負離子,也有資料稱其為生態級負離子。具有遷移距離遠、活性高的特點,空氣負離子按其遷移距離和粒徑大小分為:大、中、小三種離子。對人有益的是小離子,也稱為輕離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離子或稱之為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 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徑負離子。因為只有小粒徑的負離子才易于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大自然中的空氣負離子之所以造就眾多長壽村,是因為小粒徑的負離子比例高,小粒徑的負離子由于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從而在長壽地區上空形成負離子浴環境,目前很多負離子家電之所以效果不佳,是因為采用傳統負離子生成技術很難生成小粒徑的生態負離子。對人體的醫療保健作用一般,只有除塵降塵作用,一般用在空氣凈化領域較多。
清華大學博導、中科院專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如下定義: 空氣離子大小不一,按微粒直徑大小的不同可分為小離子(0.001-0.003µm)、中離子(0.003-0.03µm)、大離子(0.03-0.1µm)3類;(1納米=0.000000001米 1納米=0.0000001厘米 1納米=0.001微米)其在單位強度(V/m)電場作用下的移動速度稱之為離子遷移率,它是分辨被測離子直徑大小的一個重要參數?諝怆x子直徑越小,其遷移速度就越快,遷移率與離子大小的關系如圖15-3所示。離子遷移率是表達被測離子大小的重要參數。離子運動速度與離子直徑成反比,而離子遷移率與離子運動速度成正比,故離子遷移率與離子直徑成負比。

圖15-3
空氣離子按體積大小可分為輕、中、重離子三種。輕離子的直徑約為10-7 cm,在電場中運動速度較快,為1~2 cm2/V.S中、在自然界中或普通環境中遷移率大于0.4 cm2/(V.s)為小離子,重負離子的直徑約為l0-5cm,在電場中運動較慢,僅為0.0005 cm2/V.S。在自然界中或普通環境中小于0.04 cm2/(V.s)為大離子,中離子的大小及活動性介于輕、重離子之間。而其中的小負氧離子或小負氧離子團,則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才能進入生物體。
可產生小粒徑負離子的發生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生成技術已經問世。據新華社和光明日報報道,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已經有效克服了傳統負離子生成技術的瓶頸,能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徑、高活性負離子。該技術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批授權專利。同時,該公司還將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配合使用,能產生高純度的小粒徑的負離子,不含臭氧和其它衍生物。這兩項專利技術的專利證號分別是:專利號ZL201020184758.2 專利號ZL201020163299.7。
如何鑒別產品生成的是不是小粒徑負離子: 1、儀器檢測:由于小粒徑的負離子具有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特點,所以可以通過看負離子的遷移距離來鑒別,具體操作如下:取負離子產品一臺,在沒有風機外吹的情況下,用負離子檢測儀檢測,只能在負離子發射口15-30公分處檢測到負離子,在1米以外的地方就檢測不到的屬于大粒徑的負離子。在3-4米的地方仍然能檢測到負離子的屬于小粒徑負離子。特別要注意的是,必須是在沒有風機外吹的情況下檢測,其結果才準確、可靠。
2、看技術:看是否采用了負離子轉換器技術。目前只有負離子轉換器技術能夠實現人工生成小粒徑負離子。
3、效果實驗: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徑負離子。因為只有小粒徑的負離子才能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由于小粒徑的負離子容易進入人體,因此可以通過實驗看負離子是否快速進入人體來確定。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的專家們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剛進入人體還未來得及被人體轉化吸收的負離子可以通過電導率極高的納米級碳素(富勒烯)尖端電極釋放出來。因此可以通過一個實驗裝置將進入人體的負離子釋放到充滿煙霧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煙霧,就證明生成的是小粒徑負離子。實驗方法:使人在負離子發射窗口吸入負離子,同時用手觸碰實驗裝置的尖端電極的一端,尖端電極另一端放在充滿煙霧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煙霧,就證明生成的是小粒徑負離子。
很多負離子生成廠家都知道小粒徑負離子好,所以對外宣稱自己是0.0004納米的負離子,等等這類的說法,都是不負責任的,沒有依據的,小粒徑負離子是根據遷移距離來定義的,小粒徑負離子不是單指其粒徑小,其特點是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才是小粒徑負離子的定義標準。由于負離子的粒徑目前沒有測試儀器測定,所以一些不法廠家就宣傳自己的是零點幾幾納米的,我們知道由于空氣中的負離子主要是負氧離子和若干個水分子結合而成的,而在高中物理:氧原子半徑0.074納米,在不考慮原子結合間隙的情況下,一個氧分子的直徑是0.3納米左右,水分子的直徑0.4納米,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最小的負離子都在1納米左右。凡此不負責任、不通過依據來宣傳的廠家不可信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