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2011/9/5】 【查看次數:3812】 |
|
|
因植物的光合作用對空氣負離子的產生有很大的貢獻,所以日夜間的光照強度差別和四季變化直接影響森林中負離子的濃度。正午,太陽輻射較強,植物的光合作用較強,負離子的濃度一般較高。但由于不同樹種的電光效應不同,個別樹種周圍的空氣負離子日變狀況是:中午濃度較低而夜間后期和清晨早期較高。不過,晴天比陰天的空氣負離子濃度一般要高一些。夏季太陽輻射強、溫度高、植物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較多,而冬季尤其是北方太陽輻射強度大大降低,特別是落葉植物基本枯萎,植物光合作用很弱。春季植物剛開始發芽,而秋季葉子也大部分枯黃,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比夏季要弱一些。加之冬季逆溫使空氣污染嚴重。風沙大,多霧,空氣中懸浮顆粒物增多。所以,森林中負離子濃度是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而冬季最低。 |
其他相關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