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2015年呼吸系統用藥市場最新數據統計結果出爐,慢性疾病類藥物(非咳嗽和感冒用藥)占31.4%;谛×截撗蹼x子在預防和治療呼吸系統的優良表現,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的陳少周教授表示:家庭中使用小粒徑負氧離子設備不僅可以實現良好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甚至可徹底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
2015年呼吸系統用藥中各亞類的市場份額
探究:藥物使大計量背后的原因
陳少周教授表示:呼吸系統治療藥物的主要外界原因在于環境問題,雖然環境問題已經堪稱老生常談,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真正認識到環境對于呼吸系統疾病的高危影響。
且不說政府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投入與關注不足,呼吸系統疾病至今未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單單近日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2012年全國居民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為68/10萬,是居民慢性病主要死因之一。
環境問題直接推升了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眾所周知: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見典型癥狀為“咳、痰、喘”,受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吸煙人群的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增無減。
近幾年霧霾席卷我國大部分地區,而其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首當其沖的便是人呼吸系統。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明確環境問題要鐵腕治理,對污染零容忍,表現了國家改善大氣環境,治理霧霾天氣的決心。
呼吸系統的用藥問題日益獲關注
陳少周教授介紹,目前臨床上呼吸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牽涉面廣, 用藥種類或數量亦較多,此外藥物的毒副作用也成為困擾用藥問題的“老大難”。
由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協會專家組編著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一書中稱小粒徑負離子為“空氣維生素”,空氣負離子有大、中、小三種離子分類,研究表明:對人有益的是小粒徑負氧離子(它的粒徑小、活性高、較遠的遷移距離等特點)。
國內外臨床實驗證實:小粒徑負離子可有效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實現“異病同治”,尤其適用于兒童和中老年人,目前生態的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使得人工生成的小粒徑負氧離子濃度達到目前最大值,已成功運用于某些空氣負離子生成機。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