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不足40㎡的屋子里,擠著近200名頭發花白的老人,年齡多在70歲以上。這個小房間里,也曾坐著74歲的管英東。同大多數來這里的老人一樣,她積極地來“開會”,參加旅游團,購買吃不完也不管用的保健品。直到2016年10月,在一個新開張的保健品公司組織的旅游途中,管英東突發腦溢血而摔了一跤,最后在堆滿保健品的家中遺憾離世。
記者對自己所看到的景況是這樣描述的:“不足80平方米的昏暗屋子里,發現桌上、地上滿滿堆放的都是保健品,還有說不上名字的養生枕頭、養生洗腳盆、養生按摩儀等保健儀器。有的拆了封,有些未經拆封,胡亂地傾倒在地上,堆積成了一座小山,沒有下腳的地方”?赐赀@些,不禁為這個被“養生保健”忽悠以至于走火入魔不能自拔的老太太深感唏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老齡化的加重,各種疾病名目繁多,我們雖然熟悉,但醫學很多都是對其束手無策。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銀發生意”開始火爆,像管英東老太太這樣癡迷所謂“養生保健”的人很多,但絕大多數人最后都是落入了“陷阱”。難道健康是用保健品堆砌起來的嗎?
我們要具備抵抗各種疾病的防疫能力,創造健康體魄,最重要的是增強自身自然免疫力及對各種疾病的自愈能力;蛟S,這對風燭殘年的老人來說有點困難,但空氣負離子的特殊作用,會使這些情況得到很大改善。
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國外就已經有人研究負氧離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1931年,一位德國醫生把自己關進一間空氣負氧離子濃度高的小室,自我感覺舒適和精神振奮。但當他進入負離子濃度低的室內時,一段時間后則感覺到胸悶、頭暈、頭痛、煩躁。自此以后,歐、美、蘇、日等國一直對負離子的健康作用進行積極研究。直到2010-2012年,能夠生成、釋放進入的小粒徑負離子的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和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在我國相繼問世,負離子在健康方面的療養保健作用真正進入了大眾家庭。
由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專家組專門編著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中說到:負氧離子可以通過對人體呼吸道或皮膚的刺激引起其神經反射,并影響全身各系統,從而起到促進新陳代謝、預防流感、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恢復人體平衡的功效。最明顯的有:負氧離子可以調節人體內在的生物節律,抑制老化;可以促進體內廢物、毒素的排出;可以使肝腎功能、胃腸功能活化;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肌營養,長效平穩降壓,并改善脂質、糖的代謝;可以活化NK細胞,抑制有害菌、病原菌等的增殖,防止感染;可以調節人體荷爾蒙分泌及細胞電位,促進內分泌及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功能及抵抗疾病能力……因此,負離子亦有著“人類生命的維生素”之美稱。
保健品不是健康的保障,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父母,請慎重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