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技網報道負離子對于預防癌癥的相關效果,引起筆者注意。以下摘錄部分報道:
據了解癌癥最主要致病因子有兩種:一是自由基,二則是環境因素。
《離子醫學》中將負氧離子定義為:因獲得多余電子而帶負電荷的氧氣離子,并肯定了負氧離子廣譜高效的醫療保健作用。研究表明:小粒徑負離子濃度與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效果成正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數據顯示:當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濃度高達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就具備相應的治療效果。腫瘤專家介紹,負氧離子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安全有效的癌癥預防因子。
從根源出發,消除致癌因子自由基
《程序性細胞死理論》中將自由基歸結為癌癥病發的根源性因子。自由基作為一種嚴重缺乏電子的物質,因具強氧化性,可輕松奪取正常細胞的電子,發生惡性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癌癥發生。
國內外大量臨床實驗證實:負氧離子可通過呼吸系統,經神經系統和體液機制將其送至機體相關部位,負氧離子將攜帶的多余電子補給丟失電子的細胞,使之恢復正常生理功能,并中和自由基達到理想的預防癌癥效果。
由國家城市環保數據得知,城市環境中的空氣負氧離子濃度普遍在每立方厘米100-250個,遠達不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濃度。目前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壓電陶瓷負離子發生器和離子變換器高度集成)在負離子設備中的應用,使得負離子濃度達每立厘米3-4萬個。
凈化環境致癌因素,消除70-90%的癌癥風險
據國外媒體報道:很多人認為癌癥完全是由遺傳基因導致,然而這一觀點是錯誤的。美國癌癥協會稱:健康的生活習慣能夠預防和避免一半的癌癥患者死亡。
目前西雅圖市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的圣安妮蒂爾南博士基于最新研究結果顯示:70-90%的癌癥風險來源于外部因素,主要與環境因素有關。可入肺顆粒物染污物、有毒物質等已成為目前全球環境中的治理難題。
經過一百年的研究發現:負氧離子可有效凈化直徑≤3微米的微塵,美國環保署宣布的三種有效除塵的方式包括:布朗運動、濾網攔截、負氧離子中和沉降,其中將負氧離子中和沉降評定為效果最佳的除塵方式。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