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讓人害怕,足以把人判“死刑”。但你知道嗎?大多數癌癥是可以預防和干預的。只要我們做好預防和干預,就會大大減少癌癥的患病率。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曾發表論文說:“正常的細胞每次分裂時都會發生幾個錯誤或突變,這些突變大多時候不會造成傷害,因為它們是發生在垃圾的DNA以及與癌癥無關的基因或者不重要的區域上,按我們的說法就是好運氣。但它們偶然發生在癌癥驅動基因上就是壞運氣了。近2/3的癌癥基因突變可以歸咎于健康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發生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復制隨機錯誤,遺傳基因或環境因素只占到1/3。”
幾百年來,如何有效預防和干預癌癥成為醫學界的難題。傳統的放療、化療、手術切除對癌癥患者具有重大的痛苦,且治標不治本,對普通家庭來說耗費巨大,但往往最后造成“人財兩失”。而作為一種最自然、有效的方式,負離子療法成為目前公認的預防和干預癌癥的最佳手段。
負離子療法可實現癌癥的有效防治
經過醫學界歷時100多年的研究,負離子被稱為“長壽素”和“人類生命的維生素”,以負氧離子為關鍵因子的負離子療法也是目前已知的最自然、安全、有效的一種癌癥療養方法,尤其是在我國研發出的可以生成小粒徑負離子的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離子變換器技術后,使負離子療法在家庭中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
負離子療法的抗癌作用是如何實現的?
陳景藻教教授主編的國家重點圖書《現代物理治療學》中特別指出:人體細胞的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而自由基就是一種缺乏電子的物質,進入人體后會到處爭奪電子。如果將細胞蛋白分子的電子奪去,就會使蛋白質接上支鏈發生烷基化,從而形成畸變的分子而致癌。也就是說,當自由基或畸變分子搶奪了基因的電子時,人就會直接得癌癥。但人體得到小粒徑負離子后,由于其帶負電有多余的電子,可提供大量電子而阻斷惡性循環,癌細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在《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一書中,負離子療法對癌癥的作用也被提及:負離子療法可以調節體內的酸堿失衡及氧化還原狀況失衡,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穩定,促進正常的細胞代謝,人體免疫能力得到增強,降低癌癥發生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小粒徑負離子可以從人體內部入手發揮高效的生物作用,從而將癌癥的發生扼殺在搖籃中。在目前,生態級負離子機已經問世,它掌握了這三項核心專利技術: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ZL201220433901.6)、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ZL201020263299.7)、離子變換器技術(ZL201110146958.8)。
①、引于:林金明等人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
②、引于:陶明章等人著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
作者: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專家—陳少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