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色變”是大多數人對癌癥的第一態度。雖然現在醫學發達,癌癥的治療方式也很多,但無論哪種治療,患者都伴隨著巨大的身心煎熬,高昂的醫藥費也會讓一個普通家庭債臺高筑。得了癌癥怎么辦?難道只能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癌癥的常見治療方式及其弊端,并為大家科學推薦負離子物理療法。
癌癥的傳統治療方式及其優缺點分析
說到癌癥治療,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切掉”。實際上,治療癌癥不是只有一種方法。放療、化療、中醫治療等方法都被應用到癌癥治療中,關于這些方法你了解多少?
1、手術治療
優勢:適用性較強,一般來說,除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外,大多數實體瘤可以采用手術治療;尤其是早、中期癌癥,沒有發生局部和遠處轉移,瘤體一般較小,都適宜手術治療。
風險:手術治療有一定的風險,如肺癌患者肺葉切除后可能影響呼吸功能,骨肉瘤患者截肢后影響行動能力等。
2、化學療法
化學療法,簡稱化療,是應用化學藥物(包括內分泌藥物等)治療惡性腫瘤;常用靜脈注射、口服或其他形式將化療藥物進入體內來殺滅腫瘤。
優勢:化療是針對化療藥物比較敏感的腫瘤,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乳腺癌、胃腸腫瘤、肺癌及生殖系統腫瘤等;化療藥物進入體內后會分布到全身各處,不光對實體腫瘤有作用,對微小不可見轉移灶也同樣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風險:化療的毒副反應以全身反應為主,一般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多見,如血象降低、惡心、嘔吐及靜脈炎等。
3、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簡稱放療,是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70%左右的腫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優勢:放療主要針對相對比較局限的實體腫瘤的根治治療,例如鼻咽癌、頭頸部腫瘤等對化療不敏感,單用放療就可以根治,對于白血病等全身性腫瘤放療作用有限。
風險:放療的毒副反應以局部反應為主,與放療射野有關;例如頭頸部放療會出現口干、咽喉腫痛、頸部纖維化、味覺功能減退等;胸部放療可能會出現放射性肺改變、放射性食管炎等。隨著放療技術進步,以前經常出現的放射性腦損傷、截癱等則較少發生。
4、中醫治療
在預防腫瘤方面,中醫藥大有用武之地,比如,腫瘤患者術后使用中藥,可以調整免疫功能,減少腫瘤復發、轉移;放化療患者使用中藥,來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幫助患者身體恢復,緩解藥物、放射線對身體的損傷。但是,中醫藥有其弊端和局限性,就是作用較慢,對重度的癌癥及擴散迅速的基本作用不大。
負離子物理療法安全健康受推崇
原第四軍醫大學博士生導師陳景藻教授在其編寫的《現代物理治療學》中論述:人體細胞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自由基(ORS)是一種缺乏電子的物質(不飽和電子物質),隨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多,自由基進入人體后到處爭奪電子,如果奪去細胞蛋白分子的電子,使蛋白質接上支鏈發生烷基化,形成畸變的分子就會致癌。該畸變分子由于自己缺少電子,又要去奪取鄰近分子的電子,又使鄰近分子也發生畸變,這些畸變的蛋白分子繁殖復制時,基因突變,形成大量癌細胞,最后出現癌癥。
而負離子是一種帶有多余電子的原子團/分子團,人體得到負離子后,由于負離子帶負電荷,有多余的電子,可提供細胞缺失的電子,從而阻斷惡性循環,癌細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所以說,負離子對于癌癥的治療是廣譜性的。
負離子是一種自然因子,它長期存在于空氣中,在醫學界被譽為“空氣維生素”,對人體健康和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極好的作用。當我們來到森林、海邊、瀑布等地,會覺得神清氣爽,這就是負離子的作用。用呼吸負離子治療癌癥,沒有任何藥物、手術、放療、化療的痛苦,已經受到醫護的普遍認可,相信也會成為更多癌癥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
步入21世紀,科技快速發展,人工負離子生成技術得到挖掘和創新,值得一提的是,被新華社、《光明日報》譽為“人工生成生態負離子開創者”的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離子變換器等頂尖專利技術的攻克,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徑生態負離子成為現實,可以讓人們在家享受負氧離子平均濃度2—3萬個/cm3的負氧離子療養浴環境,足不出戶就可以治療癌癥了!
負離子治療癌癥效果如何?
負離子治療癌癥效果如何?《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中收錄了空氣負離子對惡性腫瘤的臨床實驗及研究文獻,現部分展示如下:
● 1994年《中國腫瘤臨床》發表醫學學者 李克亮、趙永荃、王翔麟所作臨床實驗報告表明:每天大量吸入空氣負離子,絕大部分動物可不發生肺內轉移瘤。原發瘤亦受到抑制,早期應用遠高于晚期應用,但晚期應用也有一定效果。因此,這是一個控制瘤轉移的可喜苗頭,而且簡單易行,對機體無任何損害。文獻報告名稱《空氣負離子抑制癌轉移實驗的初步報告》
● 西安醫科大學、陜西省腫瘤醫院選擇臨床晚期惡性腫瘤56例,其中肺癌30例、食管癌8例、惡性淋巴瘤10例,乳腺癌8例,隨機分層抽樣,實驗組(吸入空氣負離子加化療)30例,對照組(單純化療)26例。半年后,結果顯示:吸入空氣負離子的實驗組改善總體療效率為93。33%,對照組為65。38%,表明吸入空氣負離子的實驗組總體療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文獻報告名稱《空氣負離子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療效觀察》
●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通過臨床研究結果發現,空氣負離子可以明顯誘導肝癌SMMC—7721腫瘤細胞的凋亡,S期細胞在各期細胞中所占有的百分率明顯下降,這說明空氣負離子通過使細胞周期阻滯而使腫瘤細胞發生凋亡,這種效應是通過P38MAPK這條信號通路傳導的。文獻報告名稱《空氣負離子對體外培養的肝癌SMMC—7721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相關的信號傳導機制》
● 第四軍醫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發表的研究文章中闡述:癌癥的形成是緩慢的,潛伏期有的要10幾年或數十年,所以它的治療期一般也比較長,在日本與中國正式臨床采用負氧離子治療癌癥還是近幾年的事。一般患者在接受這種慢性的特殊物理治療后,均無惡化傾向,多半均有好轉,尚在繼續治療,已解救了一批傳統醫療放棄的晚期癌癥患者。文獻報告名稱《負氧離子與癌癥防治》
● 上海市腫瘤研究所選取360只昆明系小鼠選用烏拉坦(一種可以誘發小鼠肺腫瘤的物質)誘發小鼠肺腫瘤來研究空氣負離子吸入對肺腫瘤誘發的抑制作用。實驗結果表明:在注入烏拉坦后立即開始吸入負離子,最初4天內就能達到抑制腫瘤誘發的效果。文獻報告名稱《空氣負離子吸入對烏拉坦誘發小鼠肺腫瘤的抑制作用》
相信您看到這里,一定了解了負離子對于癌癥獨特的治療作用。目前,隨著國家“治未病”成為一種趨勢,負離子自然療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也成為癌癥患者療養保健的新途徑。
①、引于:陳景藻主編的《現代物理治療學》
②、引于:陶明章主編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
③、引于:李克亮、趙永荃、王翔麟所著《空氣負離子抑制癌轉移實驗的初步報告》論文
④、引于:陜西醫科大學文獻報告《空氣負離子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療效觀察》
⑤、引于:吉林大學第一、第二醫院文獻報告《空氣負離子對體外培養的肝癌SMMC—7721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相關的信號傳導機制》
⑥、引于:第四軍醫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發表的研究文章《負氧離子與癌癥防治》
⑦、引于:上海市腫瘤研究院文獻報告《空氣負離子吸入對烏拉坦誘發小鼠肺腫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專家—陳少周
|